出场人物:陈希、张涛
本篇是陈希x张涛
(资料图)
能捕捉到匆匆的风的就是一次次不经意的亲近。
这张饼子是完善【All涛】中希涛感情戏的一个小铺垫。
——
二人背景设定
陈希:中德混血。母亲居住在德国,是高奢时尚设计师。父亲是国内某上市公司的总裁,约等于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二人相爱,但为了事业长期两地分居。父亲与陈希实际上更像是比较熟悉的同住人。
本人热爱旅行,有点恶趣味,天生散漫肆意,率性而为,披着乖且亲和的外表,但内心会暗自打算盘。言情小说的骨灰级爱好者,会因为看到be结局而流眼泪。长于写代码,受邀担任一中校园网全栈工程师(前端后端开发程序员)。什么都会一点,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学,罕见地只爱过程不注重结果。
张涛背景设定:
父亲国企工作,母亲外企同传。独生子女,中产有余。父母对他最大的要求就是快乐就好。非常佛系,属于反内卷和反焦虑的第一达人。
闲钱多并舍得花的结果就是课余爱好非常多,涉猎广泛且是兴趣使然。钢琴弹奏属于顶级,会跳点街舞,会摄影,会吹口琴,学过一点编程,练了一手好书法。
——
以下是正文:
“陈希。”十二点半,随着“人脸识别已通过”的电子女声响起,陈希父亲手上抱着西装外套,站姿挺拔如松,透着种生人勿近的淡漠。
陈总经常加班到凌晨,二十四点正是柏林的下午六点。
这边人声消隐,夜幕低垂,而柏林正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加班结束的陈总会和陈希妈妈通视频电话,有时候只是互相给对方展示街景,接着是回家路程上的久久沉默。这种无声的陪伴,像是陈总冷淡又执着的爱意。
他毫不意外在客厅看到陈希,刚刚挂掉和陈希妈妈的视频电话的他像例行公事一样开口询问,“你母亲问你今年要去德国吗?”
血缘上的父子关系是他们的羁绊,但也止步于此。陈希想,能理解,毕竟陈总爱的是他妈,不是他。
“还是算了陈总,看望我妈的事您去就行了,我跟着瞎凑什么热闹?”用着惯常的语调,透出些许戏谑,他拿起遥控器关掉电视,伸了个懒腰,揣着魔方就乘电梯上楼。
亲眼确认陈总洽谈合作顺利于深夜归家,陈希对父亲的关心就点到这为止。
小时候的陈希在中德之间往返。从一开始跌跌撞撞地摸到了书架上不知什么时候购入的言情小说,再到从中文版看到德文版,从德文追溯到法语,从法语看回中文。各种版本、各个国家的作者对感情的定义大相径庭。
他的大脑没处理过这种有着互相矛盾的答案的问题,让他实在好奇感情究竟是什么样的。
有一次父亲出席一场聚会,觥筹交错之间西服外套被劝酒时洒落的红酒渍沾染,他难得不以公司利益为先就提前打道回府,堪称幼稚地将对方拉入了黑名单而不考虑后果,不给对方再留任何谈判的余地。
回卧室后,还带着点酒气的陈总守着那件外套颇显手足无措。陈希透过门缝,目睹父亲的身影在橘黄的灯光的照耀下带上一层难言的难过,就像一个孩子。
这整套西服,或者说是这整个衣橱的所有衣物,都是他母亲为陈总精心打磨出的杰作,独一无二且绝无仅有。
后来,陈总在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快递后表现出肉眼可见的开心,就像一个孩子。
陈希凑上前去看了一眼,发现那件曾有红酒渍的宝蓝色西装外套,洗净后被缝上了一朵盛开的白玉兰。
他很意外,看起来冷冰冰的、公式化的陈总,竟然不选择叫人来尝试干洗,而是把衣服寄到爱人的手里。
陈总会说些什么呢?看起来爱情会让人变成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平日里冷冰冰的像个工作机器的陈总也会像孩子那样撒娇、抱怨和倾诉吗?
七千三百五十五公里,从德国柏林寄到中国北京的快递费并不便宜。
当时,陈希还是那幅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样子,悠哉游哉地开口问,“陈总啊,有必要吗?”
他只瞥陈希一眼,然后沉静地回答,“有。”
这个答案不止是陈希得到关于父母感情的答案,也是关于自己未来感情的答案。
就在那么一瞬间,无需借助搜索引擎的帮助,陈希就能够把父母的感情和白玉兰的花语相连,这句话叫作纯洁而高贵的爱。
他好像也突然明白,多年来对言情小说的钻研有些偏差。感情没有唯一正确的解,不是所有的爱都张扬万分。时间浑无际涯,人无停泊之港,时光飞速流转消失,世上每一个人都过而不留。但有且只有爱情,让人返璞归真。它纯洁而高贵,真挚而包容。
——
陈希是旅游常客,世界各地的风景他都愿意去探索与拜访。
他看三亚清晨露珠的新鲜,也听耳边隐约传来海鸥的呢喃。徜徉在巴黎春天的海,也抬头仰望德国无际的穹苍。
黄昏风过,洁白玉兰的香气袭来。它静静萦绕在身边,云朵一样将他环抱。
于是路过的风沾染上独特的气味,这味道象征着陈希的气质,这气质是象征陈希的味道,游戏人间,无比散漫,时常带笑,却又不时常温和。
他从柏林医院新生部生命的跃动看到坟墓园林死亡的寂静,踏上千百年前被挥洒过热血的土地。
记忆收纳着旅途中寺庙檐角上被风撩动的铃声,嗅闻到的烟火的气息与泥土的芬芳,拥抱过的蔚蓝广阔一望无际的海洋。
当海浪拍打在沙子上又退去,顺着遗留的水渍他寻好看的贝壳和砂石。如果遇到良月夜,就坐在海的对面,隔着一扇明亮的窗。
是过路者,是景色短暂的主人。远处灯塔的光隐隐绰绰,而他心中自由的火焰永不熄灭。
是很美丽的风景,但是好像缺少一个聆听和分享的人。
——
陈希妈妈在裁剪衣物版型时,拿着剪子对陈希说,“大家都默认法语是最浪漫的语言,但德语也有一种公式化之外的美。”
就像当时陈总去德国留学,追到她之前用的情书,结尾是德语的“缀满星子的夜幕里,你是我眼里唯一的星辰。”
她总是鼓励陈希做自己,想去追求就去追,想爱就去爱。“小希,我和你爸负责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负责提供你所需要的金钱支持或精神鼓励,而你负责做你自己。”
“生命只有一次,交给你来体验。”她放下第二张成品图,起身走向堆放丝绸的角落寻找她的灵感,“如若你日后会有心动的瞬间,不妨用德语来表达。德语是公式化的严谨的。”
“但就算严谨如德语,也有一个角落留给浪漫,这个角落叫做爱情。”
——
大课间,教室里的人寥寥无几。
“原来德语有这么长的单词,学到了,有意思。”张涛看着作文素材,突然很好奇有没有德语的句子可以听,四下观望一圈,随即转头问,“陈希,你会德语吗?”
“嗯……我会。”
路过的江明心听到这句回答很明显顿住了一下,看起来她很想就此停住脚步,但是教养告诉她,忍住,不要偷听别人的对话。
离开前她扭头打量了陈希一眼,最后还是前往办公室,全程保持礼貌的沉默。至于江明心后续是怎么在办公室后门作目瞪口呆不可置信状,是怎么怀疑自己年纪轻轻就幻听耳鸣了,都是后话。
“太厉害了,可以教我一句德语吗?”
“……好。”陈希停下手里转动的镜面魔方拿起笔,看着张涛期待的眼神,手中下意识地就写出了那句话,“In Das Sternenzelt,Du bist der ausschließliche Stern in meinen Augen.(缀满星子的夜幕里,你是我眼里唯一的星辰)”
“这么长!”
“In Das Sternenzelt。”陈希仍拿着笔,示意张涛跟读。
“In Das……Ster……nenzelt.”
“Du bist der ausschließliche Stern in meinen Augen.”
“Du bist……der auss…chließ-liche Stern in meinen Augen.”
“In Das Sternenzelt,Du bist der ausschließliche Stern in meinen Augen.”张涛重复。
“咳咳……小涛读的很有感情。”陈希撑着下巴看张涛,想了想,还是不打击初学者的发音。
想不出是褒是贬就一律是褒义,咧嘴一笑姑且当成表扬,张涛好奇地提问,“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很高兴在我的生命中遇到你。”陈希放下笔,为了增加话语的可信度显得有些正襟危坐,补充道,“描写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的。”
“嗯?”张涛喃喃,“这个句子看起来长,翻译成中文竟然这么短。”
陈希晃着腿继续转魔方,暗想,小涛是真容易忽悠。
“走,去实验室,小β的生长数据需要你导入。”沈杰悄无声息地从后门闪到陈希的身边,敲了敲陈希的桌子。
陈希对张涛笑了笑,“我有点事先走了,晚自习见啊小涛。”
说完就拿起手机准备离开,沈杰就倚墙等在电梯口,抱着肩示意他赶紧过去,早弄完早收工。
“哎,陈希。”张涛拿着陈希手写德语的纸,叫住他。
背着光,陈希转身,单手揣兜的他看起来懒洋洋的,倒还是乖乖停步。
“In Das Sternenzelt,Du bist der ausschließliche Stern in meinen Augen.”微风吹过一班后门,张涛向陈老师展示他刚刚学习的成果。
听着这略带生疏但又莫名还算悦耳的德语,陈希受到了一点触动。
他挑了下眉,笑得如同春风拂面,明明知道张涛不懂这句话的本意,但脑海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浮现了很久以前的画面。
是张涛看着他拿奖状打草稿时,周身满溢出来的震撼的样子;是张涛高高兴兴地准备教他玩魔方却在看到不是普通魔方后瞬间噤声的无语;是张涛从三班讲题回来后像孔雀开屏一样掩盖不住的自信与开心;
是张涛虽然总是频受打击,但还是会下意识为他考虑的善意;是对张涛说,“就算做完也等你一起离开,并不提前交卷”时看着他变得亮晶晶的双眼,是故意给张涛递过去漏了关键解题过程的答案,却意外听到了他腼腆的道谢。
是偶尔恶趣味发作逗弄张涛,想看他蔫下来的样子,但总能欣赏到张涛从“shift”到自我安慰再到重新活力满满的状态切换。
这一幕幕中张涛的神情生动且鲜活,感觉倒也不坏。
重重回忆定格在与张涛无关但又好像终会有关联的,那朵盛开在父亲的宝蓝色西服外套上的白玉兰。
仿佛过了很久,又好像只顿了一霎,陈希开口,
“我也很高兴在我的生命中遇到你,张涛。”
——
作者有话说:
个人觉得陈希像风一样难以把握,他看起来易于亲近,但话里话外又透露出难掩的散漫气质。
像是富家子弟来游戏人间,没有太多枷锁和束缚,又看过世上多种爱情,圆满的、有缺陷的,别扭的、直接的,因欲望起爱或者因爱起欲望的。
也许只有单纯诚恳的、从眼底能一路看得到心底的张涛才能让他停住脚步,从此愿意携带上另一人加入人生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