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点击楞严论坛免费订阅,每天18:17与您相伴!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 “法华之家”,再点击“关注”,后设置星标⭐️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 享。
您可以点击本文底部的“写评论”发表下个人看法
这套「健脾操」,提升脾胃的功能,一来有助于消食,清瘀堵,二来加强脾胃对营养的吸收,令食物更好地转化为气血能量。「健脾操」分别由:摩腹、推脾经以及敲打足三里这三个大动作组成,每天做上30分钟左右。
摩腹共有6个动作,主要是围绕着任脉上的穴位来进行的。 点穴助运:先用手指指腹,分别点揉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诸穴,再用掌心或大鱼际分别进行按揉中脘、神阙、气海、关元诸穴。 摩全腹: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自左下腹部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分别摩全腹。 摩小腹:双掌重叠,自左侧开始,以关元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分别摩小腹部。 推任脉:双掌重叠,用大鱼际或全掌,自胸骨剑突下沿任脉轻轻地推抹到中极穴,以腹部暖热为度。 双擦少腹:双手掌分置两胁肋下,同时用力斜向少腹部推擦至腹股沟,以局部透热为度。 按压:双掌重叠,两掌内外劳宫穴相对,以内劳宫穴对着神阙穴或者关元穴,轻按其上,轻柔、有节奏地做按压。 做时,可以平躺,也可以自然垂直站立。 这六个动作可以依次做,也可以交叉做,以整个腹部暖透为度,每天做上15~20分钟。 这样做,可以培补元气,调整和增强内脏功能,尤其对中焦脾胃功能改善最为明显,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通调二便。 推脾经①推健脾线。从大脚趾的隐白穴到阴陵泉划一条线,称之为“健脾线”。9~11点之间,取正坐位,将脚放到另一条腿上,顺着这条线推。过程中,哪里觉得最痛,就多按多敲。 ②敲打两侧腹股沟。此处同时有脾经和胃经通过,拍打可以畅通脾经气血运行,健脾养胃。 把脾经推顺,脾经气血运行也就畅通了,身体积累的湿浊垃圾可以更顺利地排出,有助于改善中焦脾胃的功能。 养护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五腧穴中的合穴,属于调养脾胃的强效穴位,善治饮食不节以及胃气上逆。按揉: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1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吃撑了,消化不良,敲敲打打,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放屁排气后,就会觉得舒服很多, 少吃多动,让脾胃能正常工作,也慢慢回归到规律的生活!天气不错的时候,出去快步走30分钟,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推荐:南怀瑾先生万病方“南师肚脐贴”南怀瑾大师的“万病方”其实是道家原始养生之方,经佛道修养家千多年的实践证明。 “万病方”的主要功效有温中强肾、平衡阴阳、行气活血、去寒湿。该方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肚脐吸收药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袁勇博士表示,肚脐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神阙是我们身体的一大要穴,又有“命蒂”之称,小孩儿在没出生的时候就是靠着脐带从母体里吸收营养,所以向内连着人身的真气真阳,能大补阳气。 神阙穴还有任、带、冲三脉通过,联系五脏六腑,所以如果各部气血阴阳发生异常变化,可以借刺激神阙穴来调整全身,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有的人体质比较弱,新陈代谢不够快,身体就积累了一些毒素,而通过调养身体,新陈代谢更快了,毒素就从身体中排了出去。 不过,袁勇博士也提醒,虚寒体质者适合此方。如何自己判断呢,可根据观察一些身体反应,比如:是不是具有怕冷、容易手脚发冷,大便拉稀,吃生冷食物会拉肚子等症状,即可做一些初步判断。 大师在书中提到了这个“万病方”,大家可以按照大师书中教的方法来自制药膏来贴,如果你觉得自己制作麻烦,配比拿不准,材料不好挑,也可以直接购买我们遵循古方配制好的南师肚脐贴,出门携带也方便。觉得不错,请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