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晚间,药明康德(SH603259,股价 74 元,市值 2192 亿元)发布 2022 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393.55 亿元,同比增长 71.84%;实现归母净利润 88.14 亿元,同比增长 72.91%;基本每股收益 3.01 元,同比增加 72.00%。
药明康德称,2022 年,尽管经营环境充满挑战,公司仍实现了创纪录的收入增长,强劲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极强的执行力,充分发挥了公司独特的 " 一体化、端到端 "CRDMO 业务模式的协同性,加强了平台间业务导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与产品。
(相关资料图)
不过,与强劲的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药明康德表现不佳的股价。自 2021 年 7 月达到历史高点 171.64 元 / 股后,公司股价一直处于震荡下行中,最近一个月亦是连续走低,累计跌幅接近 25%。
预计 2023 年收入将增长 5%~7%
公开资料显示,药明康德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医药研发生产外包(CRO/CDMO)服务商,主要为制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服务,满足后者药物发现、开发到生产等需求。
分业务板块看,2022 年,药明康德化学业务(WuXiChemistry)、测试业务(WuXi Testing)、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细胞及基因疗法 CTDMO 业务(WuXi ATU)、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分别实现营收 288.50 亿元(同比增长 104.8%)、57.19 亿元(同比增长 26.4%)、24.75 亿元(同比增长 24.7%)、13.08 亿元(同比增长 27.4%)、9.70 亿元(同比下降 22.5%)。
化学业务是药明康德的营收支柱,占比超过七成。2022 年,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实现收入 288.50 亿元,同比增长 104.8%,经调整 Non-IFRS 毛利 118.82 亿元,同比增长 106.6%,毛利率为 41.2%;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39.7%。药明康德将化学业务分为前端药物发现("R",Research)和后端工艺研发和生产("D" 和 "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两块,分别实现营收 72.13 亿元、216.37 亿元。报告期内,药明康德赢得分子总计 973 个,包括 1 个商业化阶段的新增分子。目前 D&M 管线累计达到 2341 个,包括 50 个商业化项目、57 个临床 III 期、293 个临床 II 期,以及 1941 个临床 I 期和临床前项目。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是药明康德所有业务板块中唯一一个营收同比下降的板块。报告期内,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 9.70 亿元,同比下降 22.5%,经调整 Non-IFRS 毛利 2.93 亿元,同比下降 48.7%,毛利率为 30.2%。药明康德解释称,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业务主动迭代升级,公司将集中推进更优质的项目管线,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创新性的候选药物。
此外,药明康德还表示,客户产品上市后,公司将根据与客户的协议,从客户的药品销售收入中按照约定比例获得分成。今年即将迎来药品上市后的销售分成收入。随着越来越多的 DDSU 客户药品上市,预计接下来十年将有 50% 左右的复合增长。
在药明康德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资料中,公司对 2023 年进行了展望:在 2022 年强劲增长基础上,公司预计 2023 年收入将继续增长 5%~7%。其中,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预计增长 36%~38%,且 TIDES(化学业务板块中新分子业务)预计增速为化学业务板块整体增速的近 2 倍;其他业务板块收入预计增长 20%~23%;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将持续业务迭代升级,预计收入下降超过 20%。
计划 2023 年投入资本开支 80 亿元 ~90 亿元
记者注意到,药明康德在年报中突出强调了其新分子能力建设方面的进展:TIDES 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的 D&M 服务客户数量达到 103 个,同比提升 81%;服务分子数量达到 189 个,同比提升 91%;服务收入达到 15.78 亿元,同比增长 337%。产能方面,截至 2023 年 2 月底,公司拥有 27 条寡核苷酸生产线,总体积超过 10000 升的多肽固相合成仪。
据了解,小核酸药物(也可称寡核苷酸药物)已经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之后,成为新药研发的热门赛道,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如国信证券在研报中评价称,小核酸药物是一类全新的药物形态,近年来随着递送和化学修饰技术发展,在罕见病、代谢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诞生了 Spinraza(nusinersen)、Leqvio(inclisiran)等重磅品种,有望成为小分子与单抗之后的第三大类药物。恒瑞医药(SH600276,股价 40.40 元,市值 2577 亿元)董事长孙飘扬、诺泰生物(SH688076,股价 28.93 元,市值 61.67 亿元)董事长童梓权等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对小核酸药物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
年报还显示,报告期内,药明康德研发费用为 16.14 亿元,同比增长 71.29%,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对 PROTAC、寡核苷酸药、多肽药、偶联药物、双抗、细胞和基因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
此外,药明康德还表示,2023 年公司将持续提升经营效率,推动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增长。公司预计经调整 non-IFRS 毛利将同比增长 12%~14%,同时随着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将有助于经调整 non-IFRS 净利润的增长。2023 年自由现金流将持续为正,并预计增长 600%~800%。得益于持续提升的资产利用率和经营效率,公司计划在 2023 年投入资本开支 80 亿元 ~90 亿元。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国梅 摄(资料图)
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